中文

English

【儿童友好】多维发力让教育之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才路

发布时间:2025-06-22 07:05:50   信息来源:网络

  柳州市是西南地区工业重镇★■■★◆◆,2021年被列为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柳州以此为契机★★■★◆■,纵深推进产教融合国内国际“双循环”,产教协同创新发展“两促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时代产教融合城市发展体系■■。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验交流现场会上◆■◆◆★★,柳州市还作了典型经验发言。

  ◆■■■“去年8月,我申报的自治区级课题‘教共体背景下县城高中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已获得立项◆■★■,这是学校十几年来的一次突破。”柳城中学教师吕春燕说道。

  8月28日,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幼儿园)开学第一天,对于13岁的李柳莹来说■★■◆,来到新校区——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五菱校区,上下学更近了■■★,只需要十来分钟。李柳莹所经历的变化,正是近年来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现之一。

  实践证明★■★★★,柳州教育共同体从无到有、由点及面,真正成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大创举。

  党的十八大以来,柳州市投入各级财力823.52亿元◆★,保障重大教育民生工程项目建设◆◆★◆;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76.7万人次,发放补助资金9★◆★.41亿元◆◆★,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脱贫户家庭学生(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59★■◆.75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2■■★.3亿元;支出农村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资金15.07亿元★★■★★,惠及学生195.24万人次。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针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乡村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2021年,柳州市教育局联合柳州市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印发《柳州市教育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率先在广西开展■◆■■“教育共同体■★★◆★◆”改革■★◆■■。

  柳州市通过强化产教融合顶层设计★★◆,全面构建★◆★■■“3+3+1■★■”的目标产业体系,即以“汽车+工程机械+轻工(智能家电)”为龙头的先进制造业产教融合体系★◆■◆;以“智能轨道+智能电网+生物制药■◆◆◆★”为龙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教融合体系★■■◆;以工业设计■★■■◆◆、大数据为重点的配套服务体系。培育了20个高职“双高”建设专业群★★★◆■,先后组建17个特色产业学院,17个技术应用及推广中心,7个专业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第一批★◆■◆“产教融合试点专业”,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重点产业的匹配度超过90%。

  透过柳江区拉堡小学(航岭校区)这个“小窗口”,折射出的是柳州市近年来对于教育的■★“大手笔”■■★■◆◆。用“真金白银★◆■◆◆”打造了教育事业发展的稳固后方。

  柳州市除了结合“专业+产业”,推动深度服务地方的产教融合“内循环■◆★”,还通过搭建“平台+载体■◆◆★★”★◆◆★◆,畅通服务东盟面向全球的产教融合◆■“外循环◆◆★◆”◆★■。全市职业院校获得自治区级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认定7项、国际化教材3项、国际化培训资源包9项。依托中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学院等11个对外合作平台,输出中国职教标准130项■★★◆◆■,柳州的产教融合成绩同样闪耀海外。

  从一笔又一笔“真金白银◆◆★”的教育投入,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加速发展★★■;从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质加速,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持续深化……近年来,柳州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公平优质的教育之光■■◆◆◆,照亮每一个学子的成长成才路。

  日前◆◆,柳州的《“产-教-城◆★”融合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项目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下一步,柳州市还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为柳州建设现代化制造城市提供强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儿童是城市未来的主人★◆■★★,儿童友好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近年来,柳州市紧紧围绕《柳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积极开展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工作■★◆,把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让儿童能够充分融入城市建设与发展★■■◆◆★、享受城市便利与安全■◆、感受城市温度,与城市一同成长进步。接下来,市政府妇儿工委办持续在“柳州女性■★◆◆”微信公众号开设“儿童友好”专栏■◆,从不同的角度带您从1米高度看柳州。本月专栏主题为“儿童与教育■◆◆”。

  ★◆★“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高中三年的努力,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要开启新的人生篇章。”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江中学毕业生吴秀佳笑着说。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推动学校工作的“发动机”。柳州市通过选派名校长到县城教育局挂职副局长或到县城学校任职校长,将成功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智慧“嫁接”到县城学校,激发县城教师的教学激情■◆★,促进学校师生共同成长★◆★★■★。

  柳州高中副校长带队到柳城中学进行组团式帮扶■■,2022年,柳城中学的高考成绩创下了近5年来的历史新高★■■◆;柳州铁一中学4位名师将学校优秀的办学理念、教育精神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江中学进行精准帮扶,提高了该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得到明显提高。截至目前,柳州市牵头学校共选派50名领导干部到联合学校挂职副校长,县区教育局互派管理干部24人,全面覆盖本市所有县区,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

  当前,柳州市现有职业院校26所、12◆★■■.8万多名在校生◆◆◆■◆★,蕴含着巨大的人才红利◆★■★■■。

  如同严丝合缝的榫卯,“产业基因”如今已融入柳州职业教育的骨血之中,涌现出以广西首位“大国工匠”郑志明等为代表的一批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真正成为了柳州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教育,寄托着学子的梦想;教育◆★■★★◆,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教育,背负着一个地方的未来。

  ■★★“来来来,和新学校一起合个影,你们是小学生啦■■◆!”8月29日◆■,在新投入使用的柳江区拉堡小学(航岭校区)■★★,学生纷纷在校内的迎新标语前拍照留影。

  今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毕业生蒙海杰告别校园,入职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而能让其顺利入职的正是源于企业与学校的联合培养模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我自己是学技术出身的◆★■◆,喜欢参与技术攻关、做新项目的挑战。■■■◆◆■”2009年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的李永,现在已经是柳州市工大机械有限公司的数控车间主任。从2019年以来,他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由于工作出色★◆◆,在2022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

  如今,在教育共同体的助力下◆■★■,每个孩子都有着一个梦想,而他们的梦都在被呵护着、滋润着,都在同一片蓝天下萦绕着、翱翔着◆■。

  此外,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项目101个,新增学位约3.23万个,全市幼儿园总数857所■★,公办(建)乡镇中心园“一镇一园◆■”覆盖率100%;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项目408个,新增学位约19.71万个,2017年率先在广西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项目27个★◆■◆,新增学位约4.16万个■◆★◆◆,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29%。

  2022年,柳州市建成教育共同体48个,覆盖中小学、幼儿园共计127所。以“教育共同体”建设致力于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奋力谱写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柳州市教育共同体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一个个数据中,更体现在一张张真切的笑脸上。

  当前■◆■★◆,我市已建成覆盖县域98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6880间信息化同步互动教室◆★■◆■★。通过信息化同步互动课堂★■◆■★★,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乡镇学校和教学点,创造了通过◆■★■◆■“互联网+教育★★★■◆”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成功模式。